ERP軟件免費的質疑與真假之辯
經常有人問:有免費的ERP軟件嗎?有,而且還很多。到Google或Baidu上搜索免費下“免費+ERP”試試就知道了。不過,我們一定要先明確一下所謂的“免費”的真正含義是什么,否則就很難辨明真相。而且,我們還要擦亮眼睛,分析清楚“免費”的不同類型。
作為一種全新的事物,免費已經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身邊。從互聯網到軟件,從商場買一送一到存話費送手機,不一而足。當然,也有很多各種不同的免費模式。一個最常見的免費模式,就是“免費+收費”的模式。而ERP軟件也是如此。
免費+收費
- 限定時間。例如,30天免費,之后收費。這種有時間限制的“免費試用版”已經幾乎被所有的軟件公司所采用,見怪不怪。這是一種比較淺的免費模式,甚至苛刻一點說跟免費關系不大。由于有時間限制,免費的試用版并不能真正被使用和發揮價值,很多潛在客戶甚至干脆不愿意試用這樣的軟件,因為他們知道30天后他們要么購買,要么放棄,得不到任何好處。
- 限定功能。也就是類似一個簡易的免費版,一個高級的收費版。這一招也被很多軟件公司使用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免費版雖然功能弱,但卻是可能滿足一小部分用戶的需求,他們會成為免費版的忠實用戶。一旦情況發生變化,這些用戶可能會更加傾向于付費購買高級版本。不過,問題也是明顯的:免費版中的功能注定非常有限。因為如果放太多功能在免費版,就勢必會影響收費版的銷路;而過少功能,則免費版成為雞肋,無人問津。軟件商不但要開發兩套軟件版本,還要仔細的平衡其中的利益。用戶也對這一把戲也是心知肚明,自然使用方面會謹慎投入。
- 限定用戶數。這一招常被管理軟件、數據庫之類的產品所采用。例如,一套ERP軟件,單用戶免費,多用戶收費,而功能上則沒有任何限定。還有和服務器CPU數量綁定的做法。這一招不錯,畢竟是”全功能“版的軟件。不過和限定功能類似,當企業需要更多的用戶或擴大規模,還是需要無法控制的付費,心存芥蒂。不過這種方式可以非常好的讓用戶了解軟件的完整功能,產生宣傳效果。
- 限定客戶類別。例如,學生和科研機構可以免費使用,而大型商業用戶則必須付費。這類模式的軟件也很多,國內的Discuz論壇程序就屬于這一類:對于個人和愛好者可以免費使用,而對于商業企業則必須付費。不過,這個方式在實際操作中也很難界定和驗證。例如,科研機構可以免費,那么,在大學的校辦企業中,或某個教研室給863做的一個科研項目(實際上獲得大量的經費),又該如何界定呢?
其實無論是何種方式,這類的免費都是不完全、徹底的免費,是一種基于產品宣傳和營銷為目的的免費。它吸引各類用戶使用產品,并最終鼓勵用戶掏錢購買。這種“期待用戶購買”的預期,會一定程度上阻礙用戶使用的積極性和投入熱情,有時候更像一種“貓捉老鼠”或“愿者上鉤”的游戲:商家一方面用誘餌吸引顧客,一方面小心的捕捉付費客戶;客戶則小心的賺得便宜,而又要提防被商家套牢、掏錢。
交叉補貼式的免費
另外一類免費軟件是建立在“交叉補貼”的理論之上的。也就是說,軟件這一塊完全、徹底、永久的免費,而通過其他環節(例如增值服務、廣告等)來賺錢。以下是一些簡單的例子:
- 送ERP軟件,銷售硬件或主機托管(例如Open ERP,SaaS托管其實并不便宜);
- ERP軟件免費,提供有償培訓、定制等服務(如2BizBox ERP、OpenBravo等)
- 送手機,收通話費(聯通iPhone4,聽說還要排隊)
- 酒吧女士免費,男士收費(男補貼女,誰讓泡吧的男人都心懷鬼胎)
- 游樂場孩子免費,大人收費(大人補貼孩子)
- 分眾傳媒免費送雜志,向廣告主要錢(廣告主補貼讀者)
- 商場吃飯,免費停車(餐館補貼食客,菜錢上賺回來)
- QQ免費,QQ游戲免費,Q幣要錢
- 淘寶網免費,商家廣告要錢(馬云真是天才)
- 網絡游戲免費,道具賣錢(史玉柱是賺錢機器)
- 百度搜索免費,排名要錢(大多中國人并不知道百度搜索結果是可以用錢買的)
- 免費開源軟件,大家自由捐助(如果你不捐助,你是否知道Google和IBM會捐助?如果你不購買Google的廣告或IBM的產品,你是否可能購買在Google上做廣告的企業或購買IBM產品的企業的產品?如果你去采用IBM解決方案的家樂福超市買了一瓶水,那么恭喜,你可能已經間接的給免費開源軟件做了一點”交叉補貼“。雖然微不足道,但是”中國的一個蝴蝶煽動翅膀也會影響美國紐約的天氣“這個蝴蝶效應是客觀存在的)